廣州市汽車報廢公司
來源:廣東省金屬回收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15/7/15 16:06:18 | 瀏覽次數:
(一)符合全省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發展規劃。
(二)注冊資金50萬元以上,依照稅法規定為一般納稅人。
(三)符合國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GB22128-2008)強制性條款。
(四)占地面積不低于10000㎡,其中包括拆解車間、存儲場地、舊零件倉庫等。
(五)年回收拆解能力不低于500輛。
(六)正式從業人員不少于2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5人。 (七)沒有出售報廢汽車、報廢“五大總成”、拼裝車等違法經營行為記錄。
(八)封閉或半封閉拆解場車間,場地硬化并防滲漏,油、水(含雨水)分離等環保設施;
(九)車架剪斷設備、車身剪斷或壓扁設備,總成拆解平臺或精細拆解平臺等設備;
(十)專用廢液收集裝置和密閉存儲容器,空調制冷劑的收集裝罝,廢蓄電池存儲容器,安全氣囊引爆裝置等設備;
(十一)其他有利于提高拆解水平、清潔環保、安全生產、回收利用、管理現代化的設備設施,包括:對報廢車輛回收、拆解流程以及零部件進行信息化管理的設備;對零部件分類存放的貨架、倉庫等設備設施。
(十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需提供的全部材料:
(一)所在地市州商務主管部門初審意見。
(二)申請報告。
(三)股東會決議,應載明擬設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股東及出資額等內容。
(四)擬任法定代表人簡歷(由檔案所在單位或社區證明)及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無故意犯罪記錄證明。
(五)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原件(包括銀行詢證函復印件、進賬單復印件等銀行出具的出資證明,每頁需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出具驗資證明日期距申請材料報至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的日期在3個月以內。
(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七)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章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規則(包括報廢汽車回收管理制度、報廢汽車回收制度、報廢汽車拆解制度、報廢汽車拆解廢金屬銷售制度、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可用零件銷售及管理制度)等。
(八)經營場地面積不低于10000㎡,其中作業場地(包括存儲和拆解場地) 面積不低于6000㎡;并提供經營場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有效證明文件(承租或者撥付使用期限在3年以上)。
(九)主要拆解設備清單(附購買或租賃證明)。
(十)消防設施清單,應由縣級以上消防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原件。
(十一)當地公安部門、工商部門出具的沒有出售報廢汽車、報廢“五大總成”、拼裝車等違法經營行為記錄的證明原件。
(十二)當地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環境登記表》證明原件。
(十三)當地公安部門提供本地汽車擁有量,年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能力不少于500輛的證明原件。
(十四)正式從業人員不少于2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5人,應提供從業人員情況,包括崗前培訓及專業資格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十五)管理現代化設備設施。用于建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檔案和數據庫,記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以及拆解后零部件、材料和廢棄物的流向、自動化辦公、實時監控錄像等設備設施。
(十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場地要求(具體詳見審批表):
1、符合要求的經營場地。
2、報廢汽車存儲場地(包括臨時存放)的地面要硬化并防止廢液滲入地下,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透的材料建造,防滲層至少1米厚粘土層,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其它人工材料,要保證不對空氣、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儲場地周邊要設置導流渠。
3、封閉或半封閉拆解場車間,地面應防止滲漏。拆解車間應通風、光線良好,安全防范設施齊全,并遠離居民區,不得建在城市居民區、商業區及環境敏感區,污染控制區應設有防風、防雨設施。
4、存儲場地和拆解車間的總排水口應設置油水分離裝置和與其相接的排水溝,能對分離的廢油進行回收,污水經處理后直接排入水體的水質滿足三級排放標準的要求。
5、存留在報廢汽車中的各種廢液應抽空并分類回收,各種廢液的排空率應不低于90%,廢液是突出的污染源,必須用不同容器分類回收,并達排空標準。
6、設置舊零件倉庫。
汽車回收拆解利用,是報廢汽車的理想歸宿。但是,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高延莉表示,交管部門每年統計的全國報廢汽車數量,與回收拆解行業處理的實際數量無法對應,“而且差距非常巨大”,至少達數百萬輛之多。
而且,這個行業存在違規倒賣、技術落后、二次污染等問題,報廢汽車零件用于再制造的路子長期被堵塞。
令不少業內人士期待的是,新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這意味著,中國的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市場之亂
中國的汽車拆解業始于上世紀80年代。2009年1月1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實施。這一年,中央財政支出6000萬元支持拆解試點企業的升級改造;第二年,補貼資金增至1億元。
目前,中國具備回收拆解資質的企業有492家,掛靠的回收拆解網點1772個。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員陳銘指出,現有的報廢汽車拆解企業數目多、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不夠,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對于眾多的汽車拆解企業而言,“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理論上,機動車年報廢量應為車輛總數的5%,報廢汽車的數字應該很可觀。”北京聯合汽車解體廠廠長劉娟說,“實際上送到汽車解體廠的0.5%都不到。”
這家廠的設計規模為每年處理報廢車輛1萬臺以上,其規模在北京市九家獲得資質的汽車解體廠中位居前列。然而,廠子每年只能收到約3000輛報廢車,即使在政府集中淘汰“黃標車”的2009年也只收了近7000輛。2010年年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478萬輛,按理說每年可有20多萬輛車報廢。
專家分析,原因首先在于,出租車、租賃車輛、駕校車輛等營運車輛轉為非營運車輛使用的“營轉非”政策有漏洞。以北京為例,報廢年限為八年的營運車輛在距離報廢時限尚余半年左右時,會進入二手車市場,過戶轉為非營運車輛。每到北京市幾大出租車公司集中換新的時間,北京及周邊舊車市場就會出現大批便宜的翻新二手車,車型整齊,統一噴涂著藍色油漆。而根據各地不同的規定,非營運車輛擁有長達15至20年的使用年限,甚至沒有報廢年限。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高延莉對財新《新世紀(34.16,3.11,10.02%)》記者說,“營轉非”的政策初衷是為了物盡其用,但實際操作中有不妥之處,“營運車輛接近報廢年限時,各零件都已經磨損到極限,轉為非營運車使用是非常不安全的。”而且,接近報廢年限的汽車在尾氣排放、耗油等方面往往表現不佳。
此外,屢禁不止的非法拆解市場也是正規汽車解體廠收車困難的原因之一。很多正規的汽車解體廠周圍貼滿“高價收車”廣告,報廢汽車大量進入各地隱秘的拆解作坊。
在這些作坊里,部分不合格的零件被再次出售,整車拼裝、翻新后上路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報廢機動車拆解行業中,容易引起人們關注的是拼裝車安全問題。然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所李麗博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拆解過程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仍未受到足夠重視。
2007年4月,環保部頒布《報廢機動車拆解環境保護技術規范》,對報廢機動車拆解、破碎企業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控制等多方面提出了具體規定。近四年來,該環保標準的執行情況卻不得而知。身份標準起草人之一的李麗表示,“由于還沒有對該標準的執行情況開展全國范圍的調查,無法對行業的整體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李麗說,長期以來,中國汽車拆解企業以手工勞動為主,依靠回收廢鋼鐵和其他金屬盈利,環保方面的要求很低。拆解過程中,綜合利用價值不高的廢物料如蓄電池、空調等被隨意處理。例如,塑料已占到整車重量的5%到10%,理想方式是分類回收,但在當前技術和設備缺失的狀況下,塑料處理通常是簡單焚燒,嚴重污染了空氣。
陳銘表示,與國外相比,中國汽車拆解行業在有害物質處置、環保措施和綜合利用方面均有很大差距,車用材料中的鉛、鎘、汞等重金屬如果不是以金屬零部件的形式出現,一般會被作為垃圾丟棄,極易造成重金屬污染,而廢液分類收集處理設施、油水分離設施和地面防滲措施的不到位,也會導致嚴重的二次污染。
再制造“解禁”在即
“在國家層面上,我們最期待的就是307號令的修改能夠盡快實施。”劉娟說。
所謂307號令,是指國務院2001年公布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其中規定汽車“五大總成”,即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只能作為廢金屬賣給鋼鐵企業做冶煉原料。這被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汽車拆解企業技術含量低、利潤不高的推手之一。
直到2010年7月,《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公布,提出汽車總成及其他零部件可被出售給再制造企業,經再制造加工后繼續銷售使用,并鼓勵汽車再制造企業與回收拆解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北京聯合汽車解體廠隸屬的集團公司在解體廠附近擁有一條變速器加工生產線,其集團業務還包括4S店、汽車檢測修理等產業。劉娟表示,一旦新條例出臺,集團可以擴大變速器產能,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由報廢汽車提供的再制造零件也可供給4S店等做維修使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參與起草《征求意見稿》的高延莉認為,對五大總成再制造的“解禁”將提高汽車拆解行業的利用率,經濟效益可能翻倍。
隨之而來的,是汽車拆解行業門檻的抬高,拆解企業注冊資本預計由原先的50萬元增加至200萬元以上,規模小、生產條件差的拆解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與此同時,對再制造企業的監管和資格認證也將進一步加強,再制造的零部件需貼上“回用件”標識,僅供修理使用,不能用于新車。
高延莉說,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是中國必須要走的路,新政出臺不會太久,“有可能今年上半年就要公布實施。”
陳銘預測,根據目前的汽車保有量增速,到2015年,中國汽車報廢量將達到600萬輛以上,即整個歐洲的市場規模;到2020年,報廢汽車年處理總量將達到995萬輛,接近美國市場規模;屆時將有處理規模1萬到3萬噸的大型拆解企業600家,一系列破碎分選企業、零部件再制造企業等也將隨之興起,年產值將達到500億到550億元。
盡管目前業務規模有限,但一些企業已經覬覦汽車拆解未來的前景。北京聯合汽車解體廠院子的馬路對面,新規劃的汽車工業園區中,占地50多畝的汽車解體新廠區正在建設之中。
“報廢汽車就是資源,僅僅是廢液這一項,如果能收集起來,就是非常可觀的資源規模。”陳銘說。